中医治疗闭经是按类型来治疗的

 

 

女人闭经,是有不同的的原因引起的,因此中医在治疗闭经的方法上也是按类型来分。治疗上,因气血不足则应补益气血;因肾虚则需补益下元;因寒凝则需温经散寒;因气滞则需疏肝理气;因血淤则需活血化淤。可根据不同症状实行辨证施治。

 

肝肾不足型:

 

年逾18岁尚未行经,或月经推迟、量少渐至闭经,体质瘦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治宜补肾养肝调经。

 

 

方用归肾丸加味:

 

熟地、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杜仲、菟丝子、何首乌、鸡血藤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菟丝子辛甘微温,必缓气和,善人肾经,阴阳并补,若与鹿茸、附子、枸杞子、巴戟天等配伍,能温肾阳。与熟地、山萸肉、五味子等到同用,可滋肾阴,故常于肾虚腰痛耳鸣、阳痿遗精、消渴,不育,淋浊带下,遗尿失禁等症。

 

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软、血虚萎黄等。

 

痰浊内阻型:

 

闭经,形体肥胖,面色浮黄,胸闷脘胀,嗜卧多寐,头晕如裹,舌苔白腻,脉象滑而沉。治宜燥湿化痰,行滞通经。

 

 

方用苍附导痰汤加味:

 

茯苓、丹参、牛膝各12克,苍术、香附、半夏、枳壳各10克,陈皮、甘草、生姜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牛膝在《本草备要》的记载: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痉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症结,治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恶疮。枳壳能使子宫的收缩频率增加。

 

气滞血淤型:

 

闭经,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拒按。舌边紫黯或有淤点,脉沉弦或沉涩。治宜理气活血,祛淤通经。

 

 

肓用血府逐淤汤加减:

 

当归、地黄各15克,赤芍、泽兰、牛膝各12克,桃仁、三棱各10克,红花,川弓,元胡各6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1剂。赤芍的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淤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泽兰的功能主治是活血化淤,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血腹痛,水肿。

 

不同类型的闭经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才会好得更快。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小编在这里推荐:三款食疗帮助女生解决“继发性闭经”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闭经 治疗闭经 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