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宫颈粘液有哪些变化

 

 

宫颈粘液是含有糖蛋白,血浆蛋白,氯化钠和水分的水凝胶。宫颈粘液中的氯化钠含量在月经周期中发生明显变化。宫颈黏液在月经周期中怎样变化?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子宫颈管内所分泌的黏液有周期性的变化。黏液的量、性质、弹性,在围排卵期(即排卵前2天,排卵后1天)所分泌的黏液,稀薄、水样、拉丝度大。其生物作用是让精子进入生殖 道内通过液流学性能输送精子到宫腔内。而黄体期,黏稠的黏液似栓子,成为堵塞颈口、防止细菌和非受孕期精子进入子宫的屏障。

 

宫颈黏液可分三期:

 

①月经1-7天,黏液质厚,射性高,量20-60ng(lng=10-9g)。在涂片上可见阴道和宫颈上皮细胞,白细胞,黏液堆积无分支,提示低雌激素活性。

 

②8-21天时,黏液量每天可达700ng,拉丝度好,可拉长呈8-10cm线条,黏性低,在涂片上见羊齿状结晶,易被精子穿透,排卵后黏液变粘稠,涂片上变为小草状。

 

③22天到月经来潮,此时为孕酮高峰,细胞量增多。黏液无弹性,无结晶,在涂片上见椭圆体,长轴顺同一方向排列,透明有折光现象。

 

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小编在这里推荐:经期老是长痘痘该注意些什么如何祛除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宫颈粘液 月经周期 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