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illa 2015-03-19 05:23:00
月经期精神障碍一般是指女性性腺在月经期,由于内分泌变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障碍,本病与其他内分泌疾病的精神障碍的区别是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改变、意欲障碍、本能异常(食欲、性欲)等,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不出现脑器质性症候群。
病因
其原因可能是在月经前半期雌激素分泌增多,黄体酮分泌减少而出现的躯体症状、性冲动和情感不稳等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是行经的同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和行为改变,其原因可能是在月经前半期雌激素分泌增多,黄体酮分泌减少而出现的躯体症状、性冲动和情感不稳等临床表现,症状在月经期最明显,月经后消失,次月月经期又复发,但也有报道性冲动在月经期降低,月经后升高,直至中期。
症状体征
(1)精神障碍:
①情绪障碍:以抑郁、紧张、焦虑、苦闷为多见。
②兴奋状态:可见冲动、攻击伤人、毁物、好争吵等。
③意识障碍不明显。
(2)躯体症状:畏寒、内热、眩晕、乳房胀痛等自主神经症状。
月经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1、多发于青春期,尤以月经初潮年龄前后为最多见。
2、周期性病程,每月很规律地反复发作。
3、每次发病的症状十分酷似,犹如在放映上次发病时的录像。
4、每次起病急,终止快,持续时间也大致相同。有时上午还在发病,下午便恢复正常,前后相比,判若两人。
5、缓解期间精神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状。
6、发作期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血管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7、精神药物对此病常束手无策,需用“特殊药物”(如内分泌制剂、活血化瘀中药、调节间脑功能的药物)方能奏效。
治疗
月经期精神障碍以激素治疗为主。可用雌激素和ceotagen或甲状腺素制剂,等均可预防周期性发病。也可应用雌激素和ceotagen合并治疗。雌激素治疗,从月经终止后立即应用雌激素15天,再口服促性腺激素10天。也可采用雌激素和促性激素两者隔天交替注射各5次。甲状腺素治疗时,则应从上次发病周期结束后给予干燥甲状腺素30~100mg。用药前必须做基础代谢检查。更多相关阅读:7种月经异常该如何调理最佳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