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中医调理 治疗和养身同步进行

 

 

月经不调该怎么办?中医对于调理体质、治疗慢性疾病向来有其独到的功效,至今仍深具影响力。女性如能遵守中医疗法,搭配合适的药膳,即使面对恼人的月事,一样能过得轻松自在。

 

经期症候群:生活保健为首要

 

专家表示,经期症候群症状包括乳房胀痛、腰酸、水肿、腹胀、体重增加、头痛、容易疲劳、忧郁、紧张、易哭等,症状因人而异。原因多和阳气不足、阴血不够、心情郁闷或子宫寒冷有关。

 

良好的生活保健,可提早预防或减轻经前症候群的不舒服。在经期症候群的保健上,中医、西医对饮食、作息、放松心情等方面,见解差异不大。不过女性仍可根据自己所出现的不适症状,与中医师讨论,好对症下药,给身体最适合的呵护。

 

痛经:依照体质个别调理

 

台北万芳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李静姿表示,痛经一把可为实证痛经、虚证痛经、气滞血淤等三型,虚证型又可区分为肾虚与血虚两种。首先来谈虚证型:虚性痛经一般在疼痛时喜欢热敷、喜欢揉按,经量一般较少、经血较淡、血块一般较少。如果月经来腹痛剧烈,甚至还有腰酸者,要从补肾着手治疗。

 

实证痛经则以痛经剧烈、不喜按压为主。寒湿型痛经一般属实证,在热敷后疼痛缓解,一般经量不多、经血颜色较暗紫、常夹有血块,且月经来潮时会怕冷也较容易有呕吐情形。气滞血淤型则容易在经前有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胸闷、情绪不舒、烦躁等现象,挟淤者就可以在月经来潮前二三天服用生化汤加黑糖,以促进经血排出,虚证则适宜在经后服用四物汤,中将汤药性偏温适合寒湿型者饮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不调 中医调理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