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 2014-12-29 18:40:00
虽然月经的确造成生活诸多不便,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它对女性身体的重大意义。每月的生理周期变化,其实透露了许多你可能没有察觉的讯息,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个每月造访的好朋友吧。
专家表示,女性每个月之所以有月事,是由脑中下视丘释放激素,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滤泡刺激素及黄体生长素,接着这两种荷尔蒙作用于卵巢,促进滤泡成熟且排卵。成熟的滤泡会制造雌激素,而释放卵子后的滤泡转变为黄体则会分泌黄体素。雌激素及黄体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形成月经周期性变化。
从月经来潮第一天,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约可分为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与缺血期四个阶段。
月经期:即为出血期。
增殖期: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逐渐增殖变厚,身体较少感到不适。而在排卵日及前后各一天,部分女性会有腹胀痛、透明分泌物变多,甚至是少量出血的情形。
分泌期:子宫内膜受黄体素作用,增至最厚且分泌黏液,以利受精卵着床及供给养分。
缺血期:若卵子未受精,子宫内膜开始从子宫基底层剥离,不久后血液、黏膜及子宫内膜组织排出为月经。经前紧张症候群大多出现在此时。
21—35天一次皆属正常周期
专家表示,月经平均28天造访一次,不过有些人周期较长,有些人周期较短,每个月前后7天的落差,即月经周期在21—35天者,都属于正常范围内。
月经周期太短,容易导致贫血、阴部潮湿而发炎,影响日常活动,而且容易不孕。月经周期太长,同样不易怀孕,并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病变机会。另有月经一直未来者,则要考虑是否有卵巢功能、荷尔蒙失常的问题,三者皆应就医调理。适龄女性如果没有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方面的疾病,且性事正常的话,月经没来或超过预期时,首先应怀疑是否怀孕了。
根据统计,从12、3岁卵子成熟有排卵功能起,如何与月事和平共处,便成了所有女性最关切的问题。一般至40几岁后,月经周期开始缩短为25—26天,到50岁前后,月经周期开始变长或乱掉,待1年以上未有月事,即称之为“停经”。目前停经年龄平均为51岁,几乎有40年的时间,女性都得与MC相伴。
经血量由多至少
行经期3—7天都算正常,每次量约为60—80cc。通常以头2—3天量较多,然后逐渐减少。经血的量也是卵巢健康的指标,量太少,原因可能有卵巢功能不足、服用避孕药、骨盆腔发炎、卵巢手术。卵巢肿瘤等。而量太多,则要小心骨盆腔病变如罹患子宫内膜异位、子宫或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是可以从月经中看出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小编在这里推荐:经期5大注意事项 女人不可不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