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紊乱首先要了解月经周期问题

 

 

现在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月经紊乱这个问题。月经紊乱是女性妇产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月经紊乱,首先要从正常的月经周期说起。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月经是怎么一回事吧。

 

子宫内膜周期性改变

 

月经是女性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每个月,子宫都在为怀孕做着准备工作。

 

子宫内膜有一个功能层,每个月在卵巢的雌激素的影响下开始生长,到了月经中期长到一定的厚度,为可能的受精卵在子宫上的种植作好准备。

 

在月经后半期,进入所谓的黄体期,卵巢分泌孕激素,支持可能的受精卵的发育,如果没有胚胎在子宫内种植,那么准备好的子宫内膜就开始脱落伴随出血,形成月经。

 

排卵是个分界点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改变,如上所述,是受卵巢分泌的激素调节的。

 

卵巢在排卵前,以分泌雌激素为主,雌激素支持着子宫内膜的生长,在排卵后,形成一个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

 

分清上下级关系

 

卵巢激素的周期性改变则是受上一级的中枢调控的,这个“上级”是脑子里面的垂体,它周期性分泌FSH(促卵泡生成素)和LH(促黄体生成素)。

 

而同样,垂体是受上级管理的,它的上级是下丘脑,下丘脑则受大脑中枢、思维、精神因素等影响。

 

了解了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这个轴,就可以知道正常的月经是怎么来的,也就可以理解在月经紊乱的时候可能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通常情况下,进入青春期后,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月经的规律性,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初潮后2~3年即可建立其规律性。

 

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怀孕时,受精卵种植在子宫内膜上,开始需要卵巢黄体分泌的孕激素支持,到了绒毛生长后,就由绒毛分泌的HCG(绒毛促性腺激素)来支撑黄体的生长和分泌孕激素,这时候月经就不会来。子宫将会继续为胎儿的发育支持下去。

 

若没有怀孕,月经推迟的常见原因是外界环境,譬如天气、精神、情绪、饮食、肥胖、药物以及其他疾病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一般都是暂时的,在去除了外因或者影响月经的疾病得到治疗以后,通常月经就可以恢复其规律性,不必太紧张。

 

如果超过3个月不来月经,方考虑用药物进行撤退治疗。

 

这个轴的规律性如果长期得不到建立,就会表现为月经紊乱,或者是月经周期长,或者是月经一来好多天,这也是病态。若有长期的紊乱,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小编在这里推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科病 让醋来搞定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月经紊乱 月经周期 排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