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 2014-10-03 08:49:00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女人绝经后的骨质酥松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后发生的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多发生在绝经后10年左右,年龄在55~65岁,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的骨折,其发生率高、危险性大,治疗比较复杂,目前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引起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伴有维生素D、钙的摄入不足,容易造成继发性骨丢失。
女性到了中年尤其是绝经后,最好能够做到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的情况,及时发现骨密度的变化,从而采取防治措施;平时要多点参加户外活动,饮食中注意多喝些牛奶和多吃点奶制品、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此外,还应该要注意低盐饮食,勿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少喝咖啡、浓茶等,以减少体内钙的流失。
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其中,激素补充治疗可以减轻绝经症状和保持骨密度,但更年期女性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明确适应症和排除禁忌症后,根据个体情况选用短效的、最小剂量的、天然的雌激素,并注意按时随诊。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小编在这里推荐:女人提前绝经的6大可怕症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