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14:30:01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痛经的原因之一:生理因素。月经期出血过多,血钙的流失,正值青春期的女性对钙的需求加大,导致严重缺钙,血钙降得更低,时常造成子宫壁的肌肉痉挛收缩而导致疼痛。
痛经的原因之二:受凉因素。因天气寒冷或衣着过少而受凉,会感受寒邪。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从而加重痛经。
痛经的原因之三:劳累因素。过重的体力劳动会加重出血及痛经。
痛经的原因之四:饮食因素。有些女孩爱吃零食,月经期也吃冷饮及梨等生冷食物,易导致气血凝滞,正如中医所说:不通则痛,自然会使痛经加重。
痛经的原因之五:心理因素。对月经缺乏正确的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的心理,反而加重痛经。
痛经的治疗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对钙质的需要量与卵巢的活动有关,在月经来潮前一个星期,随着血钙降低,会出现紧张、暴燥,或是情绪沮丧等现象。在月经开始来潮时,血钙降得更低,时常造成子宫壁的肌肉痉挛收缩。青春期的少女情况特别严重,因为她们本来因长身体的原因而需要的钙的量比较大。所以此时,若不固定服用钙片,这种情形可能会从月经来潮前一个星期,持续至月经完全结束。因此,在月经来潮的前一周就应补充适量的钙,直到月经后一周,这样,就能避免很多女孩痛经及一些经期综合症的发生。做到轻松快乐地度过那个“每月一次”。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痛经的原因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