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7 12:47:37
很多女性朋友一定对于月经提前的问题感到困惑不已,那么您平时都是怎样进行了解的,您对于怎么让月经提前的这类问题是否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呢?下面看看具体的全面揭秘吧。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如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或偶然超前一次者,亦不作月经先期病论。《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为早。”本病在历代医籍中与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同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如宋代的《圣济总录·妇人月水不调》云:“月水不调者,经血或多或少,或清或浊,或先期而来,或后期而至是也。”明代万全在《妇人秘科》中分别将“不及期而经先行者”、“过期而经后行者”、“一月而经再行者”、“数月而经一行者”、“经闭不行者”逐一辨证施治。为月经先期作为一个病证开创了先例。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因为气能摄血,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提前而至。
1.气虚 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极,损伤脾气。因而中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经血失,以致月经先期来潮。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以致心脾气虚。或病延日久,脾损及肾,使肾气渐衰,又可成为脾肾气虚。临证时应予注意。
2.血热 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
(l)实热 常见的有阳盛血热和肝郁血热。 阳盛血热 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热扰冲任,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而至。《万氏女科》说:“如曾误服辛热暖宫之药者,其冲任伏火也。”指明阳盛血热而致月经先期的病理。 肝郁血热 郁怒伤肝,木火妄动,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经先期来潮。《万氏女科·不及期而经先行》说:“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责其气血俱热,且有郁也。”
(2)虚热 素体阴虚,或因久病明亏,或因失血伤阴,水亏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因而下行,故使月经提前而至。《傅青主女科》说:“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正是对阴虚血热致月经先期而言。
【诊断】
本病的临床特征以周期提前七天以上,并非偶然一次者作为诊断依据。如提前到十余天,便有阴道出血者,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鉴别。 p月经先期的量、色、质和持续时间一般与正常月经基本相同。而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间均出血,持续l-2小时至2-3天;流血量一般较少。)
【辨证要点】
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情况,结合形、气、色、脉,辨其属虚、属热。一般以周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清稀,唇舌淡,脉弱的属气虚。周期提前或兼量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舌质红,脉数者为血热;脉虚而数者为虚热。如仅见周期提前而量、色、质不变的,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全身征候及舌、脉等进行辨证。本病若伴经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临证时应重视经量的变化。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按其疾病的属性,或补或泻,或养或清。如虚而有火,则重在补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或脉证无火,而经来先期者,则应视病位所在,或补中气,或固命门,或心脾同治,或脾肾双补,切勿妄用寒凉,致犯虚虚之戒。
怎么让月经提前的问题虽然也让很多的女性朋友感受到为难过,但是只要找到了治疗此类疾病的真正办法,就不会再为了此类问题而烦心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